总计有75毫米野炮12门,75毫米山炮52门,70毫米步兵炮40门,掷弹筒298具。
挽马制师团的炮兵联队也辖有四个炮兵大队,共编有36门75毫米和12门120mm榴弹炮。四个步兵联队各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(4门75毫米山炮)和一个速射炮中队(4门37mm速射炮)。
总计有120毫米榴弹炮12门,75毫米野炮36门,75毫米山炮16门,37毫米速射炮16门。掷弹筒298具。
开战以来,日本陆军第1至第20师团、近卫师团及由近卫师团扩编的近卫第2、第3师团,而后组建的战车第1、第2、第3师团和一度由常备主力师团的预备役部队编成的8个师团,均属于这种师团,也称作甲种师团。
随着侵略战争的继续,为了适应新的战场,日本陆军又出现了三联队制师团,该种师团直辖三个步兵联队,每个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,另辖骑、炮、工、辎四个联队。比甲种师团少了一个步兵联队。火炮数量也有减少,炮兵联队的火炮编有36门山炮或野炮,步兵联队仅辖4门70毫米步兵炮,不再有山炮或速射炮,步兵大队也不再有大队炮小队。
三联队制师团又分作几种,有乙种、丙种、丁种师团的区分,从装备上说,是一级比一级更差了。但再怎么差,每个师团仍然保持着至少二十多门75毫米口径的山野炮。
再来看开战时国军一个师的编制与装备,我们以当时最先进的调整师(即民间误称的德械师)为例:
师辖步兵两个旅,另辖炮兵、工兵、辎重、通信各一营,骑兵、特务各一连。
每步兵旅辖步兵两个团,共四个团。每团辖三个营和一个通信连。有个别的调整师,在每个步兵团内编有一个小炮连,满编的话可有6门20毫米小高射炮。
每营辖三个步兵连、一个机枪连和一个迫击炮排。
来看它的炮兵,师炮兵营有12门75毫米山炮,每个步兵营各有两门82毫米迫击炮,其他——没了。
差距够大吧!这还只是国军为数了了的20个调整师的情况,更多的部队还达不到这样的装备水平。而就是调整师的炮兵,也是打坏了一门就少一门,因为国内不能生产,又因为外购基本停止,到了1938年以后,许多调整师,也再没有一门山炮或野炮。就以调整师之一的第36师为例,参加淞沪作战时,装备还不错,有18门山野炮,可淞沪一战便损失了16门,待到南京战役之后,便一门也没有,后来该师便不再有炮兵,直到1944年底滇西反攻,该师仍然是一门的山野炮也没有。
1939年初,国军开始第一期整训,据军证部军务司的统计,在接受整训的近100个师中,只有8个师的师属炮兵营补充了火炮完成了改编,另有13个师虽有炮兵营或炮兵连的编制,但没有火炮给予补充,其他则连编制也没有,因为一门的山野炮也没有了。
国军与日军的对战中,在炮兵火力上吃了不少的亏。淞沪战场上,负责攻击陈行、顿悟寺、桃园浜一线的第48军,一门的山、野炮也没有。而这一线敌第9师团、第13师团,则拥有75毫米口径以上的山、野、重炮近百门。中条山战役,日军拥有75毫米以上的火炮500多门,而国军整个参战部队炮兵的全部家当,就只有卜福斯山炮9门。
《第九战区前敌总司令部关于赣北方面作战经过概要》中,关于敌我使用兵力一项,是这样的:
“(1)敌主力为106师团之全部、101师团之半部(102旅团之103、157两联队及101联队、骑兵联队各一部)、杂伪军第3师,飞机二十余架、中轻战车三十余辆、野山重炮五十余门、装甲汽车四十余辆。
“(2)我作战初期参加高安、会埠战斗者,为49A、32A、58A、60A(欠183D)、74A(欠57D),计9个师及山炮6门。次期参加高安、上富、甘坊、找桥战斗者,为49A、74A、58A、60A、15D,计10个师。末期参加追击战者,为49A、32A、74A,计7个师。总计参战兵力为12个师及炮6门。”
看到装备上的差距没有?
双方火力对比严重不对称,使官兵面对敌人炮火,全无丝毫还击之力。
由于敌人炮火的凶猛,又使我军的重机枪也不能施展。淞沪战役开始时,第14师42旅满编有36挺重机枪,可上阵没几天,就被日本鬼子的37毫米平射炮完全压制,打的只剩下4挺,基本失去了效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