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论哪一支,都是因为到了诸县以后,因诸县而合为复姓诸葛。
诸葛亮的祖上很可能就来自于葛婴这一支。
到了诸县,就成为有爵位的世家。
由于汉时其爵位是世袭的,诸县侯也是响当当的身份啦。
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记载:诸葛亮,琅琊阳都人也。其祖汉司隶校尉诸葛丰,其父诸葛珪,汉末泰山郡丞。
从网上的资料来看:
诸葛丰,琅琊诸县人,西汉时期官员,官至司隶校尉。
司隶校尉,旧号卧虎,是监督京师和地方的监察官,始置于汉武帝时期。
这一官职,在后期有很大变化。东汉时期,十三州刺史部调整,京师及附近地区设立司州,司州刺史不叫刺史,称作司隶校尉。
当时京师在洛阳,也就是洛阳及附近称司州。
但在以后,不管皇帝到了哪里,都有司隶校尉这个官职,而且权力还很大。
皇帝在哪里定都,哪里就是司隶校尉管辖的范围。
因为他不仅直接管辖京师及附近,还统辖全国监察。
汉元帝(前74--前33年)时,诸葛丰曾授任司隶校尉。
能负责全国的监察工作,也是大干部啦。
看一下哪些大佬曾干过这个工作,就清楚一些啦。
汉灵帝设置西园八校尉:
汉灵帝自己为无上将军,小黄门蹇硕领上军校尉总负责,其次是虎贲中郎将袁绍任中军校尉,而袁绍就兼领司隶校尉,袁绍是四世三公的家世,背景很雄厚;
曹操奉迎天子到许都,献帝封曹操为司隶校尉,录尚书事;
221年刘备称帝,张飞晋升车骑将军、领司隶校尉,封西乡侯。
由此看来,诸葛丰也是牛人。
诸葛亮其父诸葛珪,兖州泰山郡丞。但不清楚是诸县人还是阳都(今山东临沂市沂南)人。
也就是说不知道诸葛氏从哪一辈迁居阳都的。从诸葛亮八岁时,其父去世,很可能诸葛珪已经是阳都人。
但确定的是,诸葛氏已经是阳都的望族了,也就是世代官宦之家,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威望。
根据汉代举察选拔官吏的制度,诸葛丰之后,诸葛家族世代有人为官不足为奇,但没有具体的记载。
这一般可以认为也就没有显要官吏出现,起码诸葛亮这一支没有。
到了诸葛亮的父亲,官至泰山郡丞,也就是中等级别的官员啦。
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,被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,级别也不很高,但还不正宗。
诸葛亮追随叔父生活,由于很快诸葛玄就丢掉了职位,依附刘表生存。
在诸葛亮十六岁左右,诸葛玄去世,诸葛亮就与其弟诸葛均躬耕陇亩。
看一下当时的官吏体系,就清楚一些。
同时期的刘备也曾任镇东将军、领豫州牧。
无地方安身,就依附刘表,屯兵新野,等着刘表发工资买米下锅哪!
刘备三顾茅庐去拜访诸葛亮时,还自称这一身份哪。
总之,诸葛亮是官宦世族,祖上也曾经阔过,但到了诸葛亮祖父、父亲的时候,基本也就没啥大的作为啦。
看不到诸葛亮先祖诸葛丰的生卒年,但从汉元帝(前74--前33年)时期做过司隶校尉来看,到了诸葛亮这一代,差不多也过去二百多年啦。
没有具体的史料佐证,其兴衰就不好妄加猜测啦。
但就其父、祖来看,起码他们这一支也不算是多么厉害,一般世族官僚家庭罢啦。
到了诸葛亮这一代就厉害啦:
长子诸葛瑾,官至东吴大将军,领豫州牧;
次子诸葛亮,蜀汉丞相;
三子诸葛均,蜀汉官至长水校尉;
诸葛亮族弟诸葛诞在魏官至征东大将军。
这时候的诸葛氏可能是鼎盛时期,但其近祖也不算很厉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