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历史事件

   我们知道“夏朝”曾经有过许多的都城,其中偃师二里头遗址夏墟,就是“夏朝”中晚期时期的都城—斟鄩(zhēnxún),其中《竹书纪年》就记载:“太康居斟鄩,羿又居之,桀亦居之。”这说明斟鄩至少是太康、夏羿和夏桀三位帝王的都城所在地。并且它早在1959年的时候就被发现了,是继1928年被证实殷商存在的安阳殷墟发现之后我国最大的考古发现之一,入选了2004年的中国十大考古发现。

  那这个时候就有人问了,既然“夏朝”的都城都发现了,为啥现在还有人不承认“夏朝”的存在呢?

  其实这就是很多人对考古判定认知的不足了,非常显然我们已经证实了商朝的存在,那商朝之前中国肯定有人啊,黄河流域也肯定会有人生活啊?但是有人生活的痕迹就可以证明“夏朝”存在么?在考古学上这并不成立。

  商朝被证实的最大功臣,其实并不是殷墟的发现,而是甲骨文的发现。甲骨文至今为止依旧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,也正是因为甲骨文上有关于商朝的记载,才最终让人们相信了商朝的存在。

  换句话说,即使再笨也知道商朝之前肯定还有人类,夏朝之前都还有人类,但问题是这些人类能不能称得上“文明”?我们对于文明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有文字。

  更直白的讲,我们把商朝之前的这段历史称为“夏朝”,既然是一个朝代,朝代的基础就是有文字和证府构成,这是文明的基础。如果没有,那么他只能称为“夏原始部落”,而不能冠以“朝”的称呼。

  所以现在的争论并不是夏朝存在与否,而是我们无法去证明“夏部落”可以叫做“夏朝”。也就是说,一天挖不出关于夏朝的文字,那么夏朝就永远不存在,他只能是“夏原始部落”。

  夏朝是谁建立的?

  在《中国古代史》中,朱绍侯先生认为:“夏王朝的建立,从禹开始。”

  禹通过禅让继承了部落联盟军事首领的职位--天子。禹通过“疏川导滞,钟水丰物”,使居民“降丘宅土”,使物质生产大力发展,为其部落公有权力私有奠定了必要的经济基础。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,禹得到民众拥护,称其为“夏后氏”,成为诸夏之族最高的君长,确立了王权,并在嵩阳建阳城(河南登封县告成城)建都。

大禹治水.jpg

  网络配图

  建都后对不服从的部落进行了打击,为巩固王权,禹又沿颍水南下,在淮水中游的涂山,大会夏、夷诸多邦国或部落首领,这称之为“涂山之会”,原来众多部落的首领,到此时,已大都转化为世袭贵族,分别成为各个邦国的君长。他们前来参加大会,对禹朝贡,行臣服的礼节,成为王朝统治下的诸侯。这次大会,乃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重要标志。

  禹死后,子启继位。由于传统的“禅让”观念没有完全消除,东方伯益与启争夺王位,双方大战于甘(河南洛阳市西),启杀死了伯益取得了胜利,正式确定了世袭制,进一步巩固了王权,从此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的“家天下”局面。

  夏朝是启建立的观点

  在《中国古代史新编》一书中在“夏朝的建立”这部分内容里,作者赵文润先生认为,在“禅让制”的权力交接过程中,禹的儿子启取代了禅让继承人伯益成为新的君主,中原部落联盟酋长一职由禅让变为父死子继,这是把一国变成一家私有的开始,也是中国的第一个国家--夏王朝诞生的标志。

您可能还喜欢的
最新信息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