芬兰,在欧洲实在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国。而就是这个只有500多万人口的小国,却在二战时名噪一时,因为毕竟不是谁都能打疼强大的苏联。
苏芬战争展现了芬兰军队强悍的战斗力和意志品质,其原因很多,但是芬兰先进的武器装备底子是很主要的。当时来看,虽不敢称欧洲一流,东方战场骄狂日本要强得多。
二战期间,芬兰已经有了很高的工业水平。而芬产武器也是高效和品质的代名词。从芬产莫辛-纳甘系列步枪、索米冲锋枪到M26型轻机枪等武器都是名副其实的二战名枪。
另外,由于芬兰特殊的战略位置,以及其和英、法、德等之间的特殊关系,芬兰在上述几国购买了大量的先进武器装备,飞机、火炮、反坦克炮应有尽有。
苏芬战争后,因为芬兰曾拜倒希特勒麾下一段时间,因而得到了德国大规模武器援助。从铁拳反坦克火箭筒到斯图卡轰炸机,德国可谓倾囊相赠,这力度真不是盖的。
本就勇武的芬兰军队,再加上这些精良的先进武器,难怪战斗力惊人。到了苏德战争期间,要不是芬兰人悬崖勒马,恐怕苏联真的无力回天了。
芬兰是世界公认的“创新型”国家,在这个人口仅为550多万的北欧小国,诞生了诸多全球知名的科技创新企业和品牌,如诺基亚手机、通力(Kone)电梯,以及《愤怒的小鸟》和《部落冲突》等风靡全球的游戏。
引人注目的是,芬兰中小企业十分活跃,一个二三十人的小企业可能掌握着世界最尖端的创新技术。芬兰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排行榜上位列第五,在国家竞争力排名榜上也一直位居世界前列。
创新之国是如何炼成的?芬兰驻华使馆科技创新参赞、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(Tekes)中国区负责人ArtoMustikkaniemi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,芬兰的创新能力是在高质量的教育、全球最佳的产学研合作、开放的生态系统、极强的产业合作以及证府对创新的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形成的。
据太库芬兰孵化器当地负责人MichaelHaralson介绍,芬兰的新技术孵化机制和科研成果商品化机制大致分为两种,一种是以课题为导向的研究机制,大学实验室根据企业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,找到的解决方案可以直接用于企业运营和生产。
另一种是证府机构帮助机制,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(Tekes)联合芬兰企业与大学机构形成创新联盟,芬兰企业与大学合作的项目更易得到证府机构的资助,芬兰证府强力资助实验室的产品转化为市场上的产品。
“芬兰的创新生态非常年轻,重在激励和培育有志改变世界的年轻创业者。Tekes为大学生创业设立基金,由此诞生的SLUSH大会帮助了很多初创公司与顶级投资人进行对接。”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