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江门头条

  农业品牌建设是贯穿“三农”事业的能量带。做好品牌建设就是牵住了现代农业的“牛鼻子”,攥住了农民增收的“钱袋子”,把好了农企增强竞争力的“油门子”。然而,品牌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。

  江门从2012年开始施行《江门市农产品“三品一标”认证奖励办法》,带动农业生产标准化,加快农业名牌产品发展;2017年修改后再次印发,累计奖励超过500万元。今年上半年,我市再度出台《江门市农业品牌培育奖励办法》,进一步提高奖励金额、扩大奖励范围。

  与此同时,我市以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作为创建品牌的突破口,推行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技术,力争为特色农产品开拓更多市场空间。比如,推行台山鳗鱼国际标准,打造标准化生产基地6万多亩;制定《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:簕菜及干制品》及牛大力地方标准等。

  品牌强农道路上的坚定与奋进,还离不开质量安全的保驾护航。去年11月,江门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,连续十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“零发生”,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8%以上,农产品质量安全绩效评价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。

  不仅如此,我市还建立覆盖“市—县—镇—村”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,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,由市、县两级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综合行证执法队伍,70个镇(街)按照“四统一”标准全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机构,1446个村级协管员实现村(居)全覆盖……此外,我市还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开展农业投入品溯源信息平台建设、全省率先施行溯源加农产品责任保险“农安保”等。

  C全市所有自然村完成“三清三拆三整治”

  美丽乡村建设结硕果

  南粤盛夏,全国首档“乡村真人秀+演播厅观察类电视问证类+融媒体多屏互动”节目——《乡村振兴大擂台》在全省迅速升温,聚焦“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”主题,全面展现美丽乡村建设成果,累计超15亿人次观看,引发网友留言互动超1亿条。

  我市精心组织新会区茶坑村、台山市五丰村代表江门“出征”。在这期间,市委书记林应武专门到节目录制现场,大力推介江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举措、经验和成效,并为参赛选手倾力打Call。节目当晚,我市乡村与广州代表乡村一决高下,4条乡村皆取得超过700分的高分成绩,这也是节目开播以来,首次全部乡村得分均超700分。

  最终,我市获得“最佳组织奖”(全省5个),参赛的新会区茶坑村、台山市五丰村分别获评“优秀村”,开平市强亚村获“厕所革.命优秀村”(自荐类)单项奖。如此亮眼的表现背后,离不开江门让乡村“颜值”更高、让百姓生活更“美”的决胜心和行动力。

  一直以来,我市坚持高位推进,从建立“四级书记”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格局和重点任务市领导包干责任制,到制定任务书、时间表、绘好路线图,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。

  同时,江门先后部署开展“三清三拆三整治”农村环境整治、“三清一改”村庄清洁行动、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“3+2”行动(“廊道”整治)。如今,全市所有自然村完成“三清三拆三整治”,80%以上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;扎实推进农村“厕所革.命”,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9.3%,基本实现每个自然村按实际需求建设1座标准化公厕的目标。此外,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率达93.63%,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%……

  如果说,“全面部署高位推进”已是江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“常态”,那么“大比武”的创新激励机制则凸显了“特色”。江门深入推进“百村示范、千村创建、万村整治”,开展美丽乡村“大比武”,持续推动创建1个省级示范县、7个省级示范镇、105个省级示范村;基本建成14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,打造农村人居环境升级版;实施乡村旅游与休闲观光农业“百镇千村”提质升级行动,村庄品质大大提升。

您可能还喜欢的
最新信息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