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情感心理

李老汉进城之小月 李老汉的性 福生活全部

李老汉进城之小月 李老汉的性 福生活全部

  湘中双峰县城东门大街上有一家剃头铺子,门檐一块漆水剥落的招牌上写着"刘记发店".店主刘季,四代家传的手艺,是县城里挂头块牌子的剃头佬倌。因为刘季头挑的手艺,加上城里那些剃头匠又十有八九和孙家有些师门里的牵扯,于是他就顺理成章地被大家推做剃头匠同行组织"罗祖会"的会长。刘季平时为人很是仗义疏财,遇着同行间有些什么事情也敢硬出头,更兼有一身武功,提了他的名字出来,一般的小角色就不敢欺负,因此,刘季在双峰同行中很受人敬重,只是他因此也有点心高气傲。

  俗话说:百姓百姓,百样性情,尽管许多人敬重刘季,但同行中也有人和他不大热络,李老汉就是一个。

  李老汉不是本土人氏,前几年才来双峰,在西门吊桥堍租了一间窄窄的平屋,开一个剃头铺,叫"小美凤".李老汉是省城"美凤发店"学生意出来的,他的师傅是做女庄活有名的高手,人称"小手张",李老汉从师傅那里学得一手好活,什么时新发式,他都做得出来,加上说话软声细气,待客殷勤周到,店堂里又收拾得清清爽爽,无论圈椅、刀剪、推子都是洋货,夏天里还架起一台"华生牌"电风扇,吹起来"哗哗哗"满店里凉爽。就这些,双峰城里所有的剃头铺都没法和他比,那些有头脸的人自不必说,就是西门一带的平常主客,也愿意往他那儿跑。

  李老汉平日不喜结交,就是同行也少往来,他能在双峰落脚,仰仗的是他一个远房堂兄。这堂兄是县证府的秘书,于是刘季便认为李老汉是仗这点势没把人看在眼里,因此,嘴上不说,心里总有点不大熨帖。

  事情经不得岁久日长,有一天,两人终于发生了摩擦。正应了这样的一句话:一山难养二虎。

  这天,双峰首富"茂丰号"南货店的老爷子仙逝西去了,李老汉被人请了去给死者剃个光鲜头,当地人管这叫"角顶儿".刘季的徒儿听得讯息,马上给师傅报了信。刘季听了,认定李老汉是在撬自己墙脚,难咽下心头一口气,立马带上十几个徒儿,赶到茂丰号来,准备和李老汉出"白血",当面较一较劲。

  要说李老汉,无非是去剃了个死人头,最多也不过得一个比平日丰厚一点的红封包而已,刘季竟要如此气紧,岂不是太小鸡肚肠了?其实,话不在这上头,真正的原因是刘季恨李老汉在抢自己的名头。

  原来,社会上的生意玩意儿,剃头这一行排在了下九流里头,过去,还赶不上跳大神敲梆子的,贱得很,但也有两个日子例外,那就是轮了做"细红顶",还有就是"角顶儿"的时候。

  这细红顶和角顶儿名字听着怪,其实是剃头行中的行话,说白了就是剃婴儿满月头和剃死人头。凡轮着人请做这两样活,一个满鼓鼓的红包自不必说,人家照例还要请你入席喝酒,算是对剃头佬倌难得的一次看重。

  细红顶不过多些花式过门,手艺上不太有大讲究,一般师傅都可以趁这个机会赚钱的,只这角顶儿却不是一般剃头的就能拿得了的活。为什么?你想想,要角顶儿的人已经西去,一脚板再没回来的机会,他要托你留下个最后的"光辉形象".双峰人对此有严格的章程,只许三刀便剃一个头光面净,要再下去一刀,嘿,主人家便把它看成大不吉利,全家都会气势汹汹地找你理论算账的,因此,没有过硬功夫,等闲的师傅都不敢应承这差事。

  就说双峰县城里,就没有第二个剃头佬倌敢跟刘季抢这生意。

  现在李老汉竟敢接了茂丰号的邀请,就难怪刘季把这看作是抢他的名头。

  却说这会儿,刘季带了十几个徒弟直闯茂丰号来。这茂丰号不愧是双峰首富,丧事办得极其排场,大门前丧灯高悬,大门左右麻布围沿,全身孝衣孝帽的伙计们正排列在门口,迎候吊唁的宾客,突然见刘季带着这么多剃头佬倌拥上门来,吃了一惊,正待拦了想问,却见为头的刘季把手中的蜡烛一扬,也不说话就直直闯进了大门。从来是邀吃喜酒挨送丧事,人家送烛吊丧,茂丰号伙计也不敢贸然拦住人家,只好眼睁睁目送这伙人进了门。

您可能还喜欢的
最新信息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