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历史事件

        溥仪也是个“三分钟热情”的人,那时他新买了打字机、油印机,想图个新鲜。他不会打字,宫府内的打字员正好是我们的远亲,溥仪就把他叫到缉熙楼上来看着他打字;溥仪用打字蜡纸在玻璃板上用复写笔抄的雍正上谕,再油印出来。溥仪也没长性,没讲几课,他就停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溥仪给我们上的第一课是雍正的《朋當论》。学《朋當论》不能白学,要用实际行动表示我们绝不结當营私,怎么表示呢?就要人人互相监视,对其他人的一言一行随时要向溥仪打小报告。我们几个学生其实都是同族宗亲,但到最后都变成了非公事不言,都怕给小报告;而我们这些学生,要对他无限忠诚,绝对不许说假话。后来有的学生年岁大了,结了婚,溥仪高兴了会问一句:“昨天回家和你媳妇……”学生也得如实回禀,不然就犯了欺君之罪。

        溥仪的疑心重。他可能听了很多传闻,比如汪精卫到日本治病后死在那里,吴佩孚也在日本治死了,溥仪听了,总是害怕日本人安偷听或是害他。他那段时间比较苦闷烦躁,经常打我们出气。溥仪有一次得了痔疮,买了不少药,我那时还小,看到这种药很稀奇,随口说了句:“这药很像个枪弹!”这立即触动了溥仪的忌讳,“这不是咒我吃枪弹吗?”于是我狠狠挨了一顿板子。溥仪那时候没有生杀大权,我相信,如果有,他肯定把我拉出去毙了。皇上杀个人算什么呀?

        在溥仪身边“不胜小心”——他喜怒无常,你真的是没法小心。有一次溥仪有点感冒,发了点烧,要避风。你在他身边看报,翻过来看另外一版,就这点风,也能让他“龙颜大怒”:“你不知道我在避风吗?用报纸在我身边扇风,是不想让我快点好吧?”于是赶紧趴在地上请罪、磕头。

        以前我们对溥仪一概叫皇上,直到改造后才改口叫“大叔”。溥仪在《我的前半生》里提到了数百人,都用的真名实姓,但唯独我们三个“毓嶦”字辈的,他都给化了名,我在这本书里就是那个“小固”,至于为什么把我们“三小”用了化名,我还从来没有问过他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溥仪不是同性恋”

        1937年初我到长春时,有一次溥仪在西花园东屋里举行家宴,他的弟、妹、妹夫们还有我们几个学生都参加了,我在这次家宴上第一次见到了“皇后”婉容:她特别瘦,脸上化了妆,烫了发,穿件绿色丝绒的花旗袍,旗袍的面料特软。

        那天吃的是西餐,我们只顾低头吃,也不敢乱看。溥仪向婉容介绍了我,说“这是恭亲王溥伟的儿子”——如果论辈分,我和婉容的外祖父毓嶦朗是一辈。那时候婉容还可以出来参加宴会,溥仪的妹妹们有时也到她那边去。

        那时溥仪住的缉熙楼是一幢两边对称的二层建筑,西半部是“帝居”,东半部是“后居”,有点老死不往来的势头。婉容的饮食起居由几个女佣人伺候着,还有一个太监,也是个大烟鬼,他们住在东厢房,有时偶尔靠近了东半部,就能闻见由门缝里飘出来的鸦片烟味,混杂了屋子里的各种怪味,实在是熏死人!

        我第二次见婉容是在几年后的一天,我正随着溥仪上缉熙楼,刚上了一半,溥仪忽然朝对面一指,我一看,婉容正站在那边,蓬散着头发,穿着一件土黄色的睡袍,骨瘦如柴,满脸是鸦片烟灰的颜色,样子很是吓人。我也不敢多看,也不知溥仪作何感想。

        在伪满洲国最后一周的日子里,苏联的飞机天天晚上飞到长春空袭,每一次空袭警报后,溥仪就带着后来的“贵人”李玉琴钻进防空洞,却从来没有叫过“皇后”婉容,看来在他眼里早就没有这个妻子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我想婉容的不幸,溥仪也有责任。关于溥仪,后来有很多传言,但我可以肯定地说,溥仪不是同性恋。婚姻悲剧的根源在于他身体上的原因,其实写两个英文字母:ED,就明白了。

您可能还喜欢的
最新信息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