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国藩是清末重要的学者。他幼时熟读四书五经和《史记》、《文选》等书,后入长沙岳麓书院,开始系统接受传统文化和湖南学风的熏陶,并对其一生都有较大的影响。1834年他进京参加会试,在京期间和南归途中,攻读韩愈古文和经史之书,又靠借贷和典当衣物购得一部二十三史,发愤苦读。1838年中进士,授翰林院检讨。此后他仍勤于读书,锐意进取。他认为,“穷经必专一经,不可泛鹜。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,考据名物为末。读经有一耐字诀,一句不通,不看下句;今日不通,明日再读;今年不精,明年再读。此所谓耐也。”“买书不可不多,而看书不可不知选择。”就是要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书阅读。他说,“吾意读总集不如读专集。学诗须先看一家集,不要东翻西阅。”他平生提倡一种新的读书风气,在他的家书、日记、家训和文集中,可见有这方面的论述。《曾国藩家书》是曾国藩著述中影响最大的部分。在旧时代,这几乎是读书人的必读书。一百多年来,人们对曾国藩褒贬不一,赞之者固多,毁之者也不少。有人说他是“中兴名臣”,有人说他是“理学宗师”,也有人说他是“汉奸”、“屠户”。但是有一点应当明确的,就是仅就曾国藩家书本身而言,应当不因人废言,而要用科学的眼光认真研究这部家书。对这部书的分析,主要谈三个方面。
一、读书问学
曾国藩家乡湖南的学术界有两个显著特征:一是程朱理学居于主导地位,二是重视经世致用之学。这对曾国藩后来读书问学产生了深刻影响。尊奉程朱理学是曾国藩读书问学的一个主要特征。他在《与诸弟书》中阐释了“格物致知”、“即物穷理”的理论。他说:“格物,致知之事也。诚意,力行之事也。物者何?即所谓本末之物也。身、心、意、知、家、国、天下,皆物也;天地万物,皆物也;日用常行之事,皆物也。格者,即物穷其理也。如事亲定省,物也,究其所以当定省之理,即格物也。事兄随行,物也。究其所以当随行之理,即格物也。”曾国藩继承了程朱理学的思想体系,但又有不同。他不再强调“天理”、“人欲”一说,将“理”具体化为“礼”;天理转化成了经世之礼。因此,无论从表面上还是深层次看,曾国藩读书问学的目的都是要用“礼”来匡正人心。他认为,读书问学的心态不能太浮躁,认为“读好书不可有好名之心”,即读书贵在潜心,贪多务滥,无非“好名心切”。他在一封家书中说,文章是千古之事,要流芳百世,就要干实事,不可有太重的功利心。
(一)读书须有选择。中国古代书籍真可以说是浩如烟海,汗牛充栋。怎样在书海中拾贝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问题。多读书固然是好事,但读书多者未必就有学问。有些人漫无目的地读书,但应该读的反而没有读。有能力、有精力的人,应当读几种系统的经典书。曾国藩在这方面是很有体会的。他说,“看书不可不知择,韩退之为千古大儒,自述所服膺之书不过数种;柳宗元自述其所得亦不过十数余种。”他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和前人的心得体会,提出读书要有的放矢,要通过泛读选择自己所喜欢的、有价值的、值得玩味的书,对其熟读、精读,以领会其学说的实质。
(二)读书应注意广泛涉猎,又应有所侧重。古今中外大凡有所成就的人,往往是博览群书的人。很少有人埋头在狭窄的范围之内,圉于某一个学科或某一个领域的读书人,其知识结构一定不够完整、不尽合理。其研究成果就会显得苍白,无法达到旁征博引、融会贯通的境界。古代学者大都是学富五车,上知天文、下晓地理,中察人情。他在给儿子的信中也说,要使自己成为有所作为的人,首先成为“杂家”,即注意对各门知识的广泛涉猎。只有这样才能使见解日开,开阔视野,扩大知识面。但是光有博是不行的,还必须由博而专,培养自己的专业生长点。他说,“用功譬若掘井,与其多掘数井而不及泉,何若老守一井,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?”谈到具体的读书方法时,曾国藩说:“求业之精,别无它法,曰专而已。谚曰:艺多不养身,谓不专也。”“若志在穷经,则须专守一经;志在作制义(古代应试所做文章,其文体为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。在明清两代一般是指八股文。也称制艺、时艺、时文、八比文或四书文),则须专看一家文稿;志在做古文,则须专看一家文集。做各体诗亦然,作试帖亦然,万不可兼营并鹜。兼营则一无所能矣。”这里曾国藩讲的实际上是做学问有了一定的基础,如何深入下去的问题。如果只是半瓶子醋,什么学问都想做,结果就会是样样都懂,样样稀松,什么学问也做不成。这就必须做到一个专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