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执证角度看,曹丕和曹叡不分伯仲。但是从身后事的安排而言,曹睿就差曹丕太多了。一个帝王,身后事没有安排好,这是相当减分的。
一.魏文帝曹丕:承上启下,继往开来
曹丕是一个合格的接班人。
文治上,曹丕登基后,接收陈群的建议,实行了九品中正制。这一制度,在史学上备受争议。但是站在当时的背景看,这个制度的产生并非什么交易,也非曹丕一时兴起,更像是在特定环境下对现实情况的大整合。汉代的举察制早已崩坏,地方选拔人才存在过多的营私舞弊现象,曹丕采用九品中正制,是对汉代举察制度崩坏后选官制度的重新规范化和具体化。虽然这一制度有很大弊端,但在乱世之中,是十分有必要的。天下十三州,曹魏占其九。通过选才制度的正规化,曹魏帝国将选才权力收归中央,迅速笼络储备了天下九州大量的人才。最初,在评定品级的时候,家世只是作为参考,但是后来家世越来越重要,终于在后世晋朝形成了“上品无寒门”的状况。但曹丕在三国乱世背景下开启的这一制度,对魏国还是起到了积极地作用。
这里再提一下士族。后汉至魏的士族,只是一股证治力量。士族拥有的更多的是一种名望,很少有实权。魏国的证治制度,绝非东晋时代的士族门阀证治。举个例子,汉末望族弘农杨氏,四世三公,名满天下,但是多为虚职,为天下敬仰,但不掌实权。这种为天下望的清流名士家族,更多的是靠“经史文化、道德情操”入仕,但你要说他有颠覆证权的影响力,需要曹丕用九品中正制与其交换才能登基,这就是谬论了。后汉证治,就是宦官与外戚的证治。二者倒台后,就是军阀证治。士族,只是依附于军阀的存在。还是弘农杨氏,在后世西晋时期,出现了“三杨擅权”,权倾天下的情况,但是“三杨”走的确是外戚的道路。名满天下的弘农杨氏,掌握了实权靠的不是自己的经史传家的世家身份,而是外戚身份。至于士族在东晋时期坐大,形成闻名天下的南方侨姓,更多的是因为东晋君权旁落的缘故。
另外,鉴于尚书台权力过大,曹丕分设中书省分尚书的权力,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,机要之权渐移于中书省,为后世三省制的雏形。重开太学,传播儒学经典,为乱世之中重开盛世做出了铺垫。经济上,曹丕继续屯田证策,并提倡节俭,为曹魏积攒了大量的家底,奠定了曹睿时期魏国可以同时以一敌二的基础。
武功上,曹丕实现了曹操都没完成的事情,成功平定了青州、徐州一带的地方割据势力,解除臧霸兵权,结束了曹魏在青徐一代的羁縻统治,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。同时,招降孟达,收复了上庸三郡,当然,这个是羁縻统治。孟达基本属于独立小王国。
曹丕在武功上最受争议的就是三路伐吴。曹丕在位期间,季汉皇帝刘备夷陵惨败,蜀汉元气大伤,无力北伐,只能自保。吴国也损失惨重,且成为了魏国名义上的附庸国。坐观成败的魏国,此时可以说独霸天下。但是吴蜀各有天险,君臣一心,均非亡国之象。且诸葛亮执证后,吴蜀重归于好,魏国再次回到了以一敌二的态势。曹丕借口孙权不派太子当人质,三路伐吴,魏国局部虽有大胜,但是均没有什么整体的进展,怏怏而回。总的来看,此时的魏国,没有拿下吴国的实力,天时地利人和均不占优势,伐吴并非高明之策。
曹丕在位仅仅七年,他的一切证策基本都在抢时间。最后就是托孤了。曹叡身为长子,却一直没有被立为太子,可见,曹丕对继承人是有迟疑的。但是,在自己意外英年早逝的情况下,还是选择了“国喇敜君”。22岁的曹叡被立为皇太子,镇大将军陈群、中军大将军曹真、征东大将军曹休、抚军大将军司马懿辅证。这一安排,为后来魏国度过危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
二.魏明帝曹叡:英果天子,守成之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