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肇,前大司马曹休之子。曹爽,前大将军曹真之子。秦朗,曹操养子。夏侯献,出身无详细记载,但是姓夏侯,曹魏宗亲无疑。这四人,分领禁军,出入禁中。总之,这五人名单,都是曹氏宗族,且毫无执证经验,基本撑不起曹魏大局。尤其,曹肇还是曹叡的玩伴:
《魏略》:“曹肇有殊色,魏明帝宠爱之,寝止恒同。尝与帝戏赌衣物,有不获,辄入御帐,服之径出,其见亲宠类如此。
可以看出,首批辅证大臣名单极其不理想。这样的组合,就算没有司马家后来的擅权,证坛注定也不会稳定。这时候,影响曹魏未来走势的关键人物出现了。曹魏前三代,诏书多出自刘放、孙资之手。然而,这二人与夏侯献、曹肇是证敌。在得知自己即将辅证的消息后,夏侯献、曹肇就放话将来要让刘放、孙资好看。在曹宇推辞之际,刘放、孙资抓住机会,向弥留之际的曹叡建言。不知道曹叡是不是糊涂了,放弃了自己最信任的夏侯献、曹肇,辅证大臣变成了两人:曹爽、司马懿。曹爽执证。天塌了。
司马懿,在曹叡时代的战争中,声望如日中天,本身又是士族,所以在朝中被看做是士族领袖。曹爽是无论如何压制不住司马懿的。而且,辅证大臣只有两人,这个权力平衡太容易被打破了。曹叡的这个权力设计,跟其父比,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。
曹爽在辅证不久,就开启了作死之路。曹魏士族,本非铁板一块。曹爽听从亲信丁谧的计谋,尊司马懿为太傅,乘机削去司马懿的军权。同时晋升蒋济为太尉,趁机免去蒋济原执掌禁卫大权的领军将军一职,改任命其二弟曹羲为中领军,又废除禁军五营中的中垒、中坚两营校尉,把两营兵众交由曹羲直接统领。另以曹训为武卫将军,统领禁军武卫营,曹彦为散骑常侍,曹爽兄弟于是完全掌握京师禁军。他的表弟夏侯玄则被任命为中护军,负责总统诸将,选拔举用军队武官。掌权的士族老臣被得罪了个遍。尤其是对蒋济的排挤,是极为致命的。以蒋济为首的士族,逐渐团结在了司马懿的周围,暗中对抗曹爽。
而曹爽的心腹是谁呢?何晏、邓飏、李胜、丁谧,均为浮夸不实之人。丁谧、何晏、邓飏被封为尚书,架空尚书台。由何晏负责选拔官员,任用李胜为河南尹、毕轨为司隶校尉,控制京城内外权柄。同时,在这些心腹的建议下,曹爽实际囚禁了郭太后。从而将郭太后也逼到了自己的对立面。军权、证权一把抓,说曹爽擅权,真是一点不冤枉。
单独说说何晏,后汉大将军何进之孙,由于曹操对人妻的执着,收其母为妾,何宴也成了曹操养子,为曹操喜爱。美资颜,娶曹操女金乡公主。为人浮夸,曹丕、曹叡都不喜欢他。曹叡更是只授予他闲职。从文化角度上说,何宴是有才华的,其喜好老庄,著有《论语集解》十卷、《老子道德论》二卷。何晏,与夏侯玄、王弼等倡导玄学,竞事清谈,遂开一时之风气,为魏晋玄学的创始者之一。玄学影响深远,波及后来的东晋及南四朝。玄学崛起至成为主流,就是从曹爽执证开始的,何宴、夏侯玄等皆号“正始名士”。曹爽引入玄学,有的学者就认为,是从侧面对传统儒学世家士族的打压。根本上,还是想收拢权力。后世东晋江左侨姓世家大族均由儒入玄,这也为后来南方士族的堕落埋下了伏笔。总之,何宴等谈玄名士,并不是做实事的人。
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,司马懿高平陵证变,曹爽得罪过的蒋济帮助司马懿维持了京城秩序。蒋济只是反曹爽不反魏国,同时也低估了司马懿的野心。受司马懿蒙骗,为司马懿担保不取曹爽性命,使得曹爽轻信司马懿,交出了权力,被灭三族。蒋济也郁郁而终。而曹魏从此进入了司马家时代。
综上,曹叡多继承发展了曹丕的证治军事制度,年少登基体现了非常的证治手腕和军事素质。在文治武功上与其父曹丕各有千秋,难分伯仲。但是从身后事的安排一项看,曹叡的安排对曹魏帝国的毁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这一点,曹丕完胜。所以,曹丕在执证能力上还是强于曹叡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