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军财大气粗(指一车坐不下一个班)
二,就算只有轻武器,阵亡和失去战斗力又是两个概念。现实中,一颗子弹打中四肢无防护区(相对而言,其实四肢也会有软质防护,只是面对步枪弹太贫弱了),不说截肢,也不一定打断骨头,单纯打中就足以让一名步兵失去部分战斗力了。他可能还能移动(如果腿没有中弹),可能还能开火(用没有中弹的另一只手),甚至可能还能操作一些器材,但更可能的是冲击力和瞬时/永久空腔导致的大出血和晕厥。士兵阵亡是单人的永久减员,但士兵受伤可能是两到三个人的暂时减员。对于短时间高烈度的战斗,后者只怕会比前者更重要。
那么本文的第二个结论也呼之欲出了:
即使装备了高等级防弹衣,不被命中仍然是最有效的维持战斗力方法。防弹衣能有效保护士兵的生命,效果在不同的作战场合中有所不同。但是,穿上防弹衣的士兵并非无敌,失去战斗力同样是弹指之间。
既然如此,我们来讨论第三个问题。防弹衣有没有用,该不该装备,该装备多少,给谁?镜像问题是,高穿甲能力的子弹有没有用,该不该装备?
单兵护甲可以保住士兵的生命,但未必毫发无损
笔者认为,这涉及到对未来战争的考虑,包括经济,适用性等多方面因素。
经济上很好理解。一人装备一套防弹衣倒不是什么大钱,给一线战斗员一人多一条或者多几条命是绝对划得来的。对别的国家穿甲弹可能是个问题,但对中国来说,穿甲弹的弹芯材料(钨,碳化钨,碳化硅之类)绝对不成问题。当然了,一些二线战斗单位,比如炮兵,防空,电战,是可以稍微轻松一点的。比如说配发可以插板的软质防弹衣,板一般放在车里,如有需要即取即用。
那么,只有适用性因素值得考虑了。
这又分为两点:防弹衣和穿甲弹。
防弹衣方面,这涉及作战的想定。防弹衣让轻步兵变成重步兵,代价是负重上升,机动性减弱。履带式载具还好,轮式载具离开了公路网的支撑,机动力会下降得相当厉害。而在那些车辆无法通行的地带,一个只带了食物、弹药和背包的士兵能徒步翻山越岭,但穿上厚重、动辄五六公斤的防弹衣和防弹头盔之后,长距离徒步翻山越岭机动转移几乎是不可能的。美军在中东的正规军实践,和大量的特战单位部署,都证明了“需要根据任务特性选择装备”的道理。
多说一句,这同样适合于枪械改装。不是说加个握把加个瞄具不行,但无论怎么改,单兵轻武器在现代战争中始终只是步兵防身的最后一道防线。从成本到重量,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。改成圣诞树,你不嫌贵,我还嫌端着前重后轻累人呢。
小口径穿甲弹效果终究有限,必要的时候……
穿甲弹方面,重点是看敌人是谁。
如果我们的假想敌是一些装备不起防弹衣的国家或地区,高级别穿甲弹属于锦上添花,但非雪中送炭。要知道,穿甲弹不仅可以打穿防弹衣,还可以打穿一些建筑,命中障碍物后面的敌人。至于过度击穿,大可不必担心,不过是弹头结构设计优化的问题。俄罗斯7N31手枪弹就是典型的“既能15米打穿NIJ-III甲,又能轻松打停乃至射杀无防护目标”的优秀设计。
如果我们的假想敌装备的防弹衣不够强力,那么穿甲弹能带来的是从打不穿到能打穿的质变,尽管这质变在曲射火力、直射炮、导弹压制下微不足道,但从一个步兵的角度去思考,知道“对面的防弹衣会被我们的子弹轻松击穿”,绝对让他们更为自信,而对方知道“就算穿了防弹衣也会被击穿打死”,则是相当毁士气的一件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