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我军装备的各型坦克装甲车辆来说,位于车体/炮塔顶部的“德什卡”及其仿制型59式坦克高射机枪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经典的符号。早在抗美援朝期间参战的苏制IS-2重型坦克和T-34/85中型坦克,在阅兵中就经常以加装“德什卡”的姿态示人。然而在战争期间,志愿军坦克部队的“德什卡”,其实“开口”的机会并不多。
首先,面对强大的“联合国军”空中力量,我军零星使用的这些坦克如果使用“德什卡”贸然开火,未必能打击敌人,反而可能暴露目标而遭致更大损失;而且,1938年就装备苏军的“德什卡”,此时早已暴露出初速低、射程近、瞄准方式落后,火力密度小等缺点,使其作战效能为志愿军参战部队所质疑。
▲1959年国庆阅兵中的IS-2坦克
比如为了保卫入朝作战的各雷达连,志愿军普遍为这些雷达连配属了一到两个每排装备4挺“德什卡”的高射机枪排。但在整个战争期间,除了在1953年4月25日击落一架美军F4U并击毙其飞行员之外,在美军对我雷达连的疯狂空袭中,这些机枪最多只能起到对敌机的驱散作用。
而且就连“德什卡”,那也不是管够的,志愿军坦克部队在这方面经常需要自力更生。例如志愿军独立坦克1团高炮连,就在装备4门苏制单管37mm高炮的同时,利用阵地上捡到的米格-15残骸中较为完好的23mm航炮和敌机残骸上的美制12.7mm航空机枪及残余弹药,共修复出枪炮各两门,自行改装为简易高射炮。在五个月的战斗期间,先后击落敌机6架,甚至还在1953年夏季反击战中取得了击落F-84喷气式战斗轰炸机的战果(摘自《装甲兵回忆史料》318页《八一炮》)。
▲NR-23航炮(图中靠下两门)虽然也不算是弹道性能多好的东西,但好歹有着比“德什卡”更出色的射速和威力
然而对于幅员辽阔、防空能力又弱小的新中国来说,高射机枪又是一款不能不早点装备,不能不大量装备的武器,所以仿制“德什卡”自然也是趁早的事儿——尽管性能显然也没法怎么提高;即使是看上去好解决的火力密度小的问题,由于在苏联,陆地版“德什卡”的双联/多联型号就很不常见,所以国内在仿制“德什卡”时,也并未仿制DShKM-2这类双联/多联型号;把范围扩大到全军,也只有人民海军早期装备的苏制123比斯型鱼雷快艇,在艇体中后部装有两挺双联“德什卡”机枪。
而由于我军并未引进该型快艇的制造技术,因此这型双联机枪也并未出现在后来的国产舰艇上,此后我军舰用机枪口径长期统一为14.5mm(为亚丁湾护航任务等临时加装的89式12.7mm重机枪不在此列);但通过对123比斯的长期使用维护经验,倒是使得军械部门对“德什卡”改双联的技术并不陌生。
▲陈列于北京军博的苏制123比斯型鱼雷快艇(击沉“太平”号护卫舰的功勋艇),图为刚刚完成维护后拍摄,双联“德什卡”在阳光下闪着光
进入上世纪60年代,中苏交恶的大环境,使得平坦难守的“三北”地区一下子暴露在对手面前。这不仅意味着我们需要直面苏军的“钢铁洪流”,也意味着我们熟悉的那些相对“短腿”的苏军战术飞机,仍然足以对浅纵深内我军宝贵的反击资产——装甲、炮兵部队等构成严重威胁。因此在各工厂继续开足马力为军、师、团各级大量生产59式57mm高炮、65式双37mm高炮和56式四联14.5mm高射机枪的同时,我军也开始为部分59式坦克试验性换装火力更强的双联12.7mm高射机枪。